讲话稿

首页 > 演讲发言 > 讲话稿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选11篇】【精选】

| kaka003

辉景语录网给大家分享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选11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了解马克思伟大一生的重要文献,也是世上不可多见的演说词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可爱的小编演员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选11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一

关键词:改写 桥梁 对比 悟道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但由于学生与作者在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及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偏差,对话总会存在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学生能读懂作者,理解其作品想表达什么以及怎样表达和为什么这样表达,学生与作者才能真正实现对话。怎样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障碍呢?

首先,要明确这个障碍点在哪里。这个障碍点往往是学生觉得作者的表达“不合常规”时。比如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学生就质疑作者开头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不太符合作为演讲词中的一种的悼词应语言简明、通俗的特点。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学生对作者的举例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按分类举例的原则,只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一个举名人的事例,一个举凡人的事例,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举五个事例?而且五个事例,有三个是写名人的,有两个是写凡人的,他们觉得要么各举一个,要么各举两个;也有的说三个名人分别是物理学家、哲学家、作家,涵盖了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有代表性;但写凡人的例子的代表性在哪呢?

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改写。我说:如果让你们来写这段话,你会有哪些地方写得与作者不一样呢?学生作了如下改动:

一是把“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改成“马克思逝世了”;二是认为第二句写得太嗦,而且可以把“睡着了”改成“去世了”,表达更明确。接着,让学生将自己改的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渐渐有所感悟:“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一句,除了写出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实,还写出了作者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及无限悲痛的心情。对第二句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原以为不会失去或没那么快失去,却突然失去至亲之人或物时会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打击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时的打击要难以接受一些,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马克思逝世的情景并突出离开他只不过两分钟时间就阴阳两隔,这样写将作者内心的遗憾、愧疚、自责、悲痛等充分表现了出来。

在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我根据学生的疑虑设置了一个选择式的“改写”,我说:你们觉得作者没必要写五个事例,那你们觉得写几个就可以了?如果让你来写,你会选哪几个来写?结果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每个事例都有所侧重:

事例一:面对生命威胁继续思想:事例二:面对巨大诱惑继续思想;事例三:自豪所拥有的精神财富;事例:克服“平庸”的环境,坚持纯正的追求

事例四:克服物质的匮乏,坚持纯正的追求

并进而认识到:前三个事例从科学家、哲学家写到文学家,从特殊情况(生命威胁、巨大诱惑)写到一般情况(报关),从而全方位地证明了贤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后两个事例从个体(一个少女)写到群体(许多青年画家),从恶劣环境写到物质匮乏,从而充分地展现了“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这“动人的光彩”就是灵魂的高贵之处。

这样的“改写”,为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搭建了一座桥梁,学生通过原文和改文的对比,悟到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实现了深层次阅读。让阅读不仅仅停留在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的层面,而是在改写中进一步感悟到作者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课文的“例子”功能。通过这样的改写还可让学生认识到表达是为内容服务的,表达本身无所谓好坏,能最恰当、最充分地表现内容的表达就是最好的表达,从而增强学生了的评析能力以及不盲从的批判精神。

这样的“改写“,虽不以写作训练为目的,但在”改写“的同时,就是在训练学生的写作,并且这样的写作训练对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围绕内容选择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材料更有针对性,能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二

作为湖北日报从事文化报道的记者,参与了叶家山墓群二期考古发掘过程,对考古报道也有一些体会。考古报道,如何才能更准确、更生动、更有趣?这些问题,常绕脑际。我认为,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克服片面性,增强科学性,学会用点辩证法。

一、一事多面观

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是继曾侯乙墓之后,在湖北境内发掘的最大、最集中的曾国墓地。今年3月26日,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正式开启二期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共发现74座墓葬、6座马坑。前期初步统计墓葬共出随葬品约1500余件套,质地主要有铜、陶、原始瓷、漆木、骨、玉石等,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

此次考古发掘活动频频刷新中国西周考古纪录。西周早期最大古墓、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车马坑、青铜双面人头像等重大发现,或将揭开诸多历史谜团。这些重大发现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今年7月3日,M28和M111两座大型墓开启以来,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央视直播,惊喜不断。为了向读者揭开这段跨越3000年历史的诸侯国的神秘面纱,湖北日报立即组成策划和报道组前往随州深入发掘现场,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瞬间。湖北日报开辟专版专栏,对发掘进程、叶家山墓群的价值、此次考古发现的意义,都即时做了报道。但是,策划报道组并不满足,要求报道组试着从多个侧面来观察了解这次考古事件,以求得到更多收获。

为此,我们便延伸报道触角,在报道好文物发掘的同时,围绕“墓主人身份”、“此曾侯和曾侯乙的关系”、“文物保护”等方面大作文章。我们顶着烈日,深入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考古的每一个步骤,向专家请教,采写了《墓地所处时代——早至商朝后期晚至西周昭王时代》、《墓葬主人——至少葬有三位曾侯》、《西周马坑如何保护?》、《著名专家学者热议叶家山文物价值:编钟或为商朝晚期 》、《随州积极推动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等一系列稿件。一些读者看了报道后,打来热线电话,对发掘出的文物进行猜想,并对如何保护文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事物总是立体化、多方面的。这次报道,还扩大了考古工作的社会影响,树立了考古工作者的良好公众形象。过去,考古工作者一直默默无闻,鲜为社会所知。通过传媒报道与讨论,文物考古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文物保护与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考古工作者不断在媒体上露面发言,“社会话语权”明显增强,也让读者了解了考古工作的艰辛和背后的故事。公众与媒体融通互动,赋予考古学与考古活动以新的活力和意义。总之,这次考古报道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多面观察,多面了解,立体化思考,考古新闻才能做强做大。

二、热点冷处理

“以小看大,虚张声势;以实证虚,妄下结论;故弄玄虚,无中生有”——这是权威人士为病态考古新闻下的症状诊断。

随着“考古热”的兴起,媒体希望从考古发掘中寻求新的视角、新的受众兴奋点及收视率增长点。说起来,这也无可非议。但是,热过了头,可就成了发高烧、说胡话了:杭州近郊彭公村发现了一个大土墩,有文物专家怀疑是古代大墓。这本来很正常,考古工作就是在“怀疑—否定,怀疑—肯定”中进行的。但当地的媒体却将专家还在怀疑中的事当作结论性的事,掀起了一股“彭公大墓”报道热,甚至误导读者参加“竞猜”——墓中躺着的是哪位大人物?结果发现,这个大土墩只不过是一段古拦水坝而已,竞相报道的媒体只好在读者的质疑声中偃旗息鼓了。

沉重的教训,足以使我们警醒。此次叶家山考古报道中,报道组既热又冷,一边在现场奔忙,紧张地采访,一边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报道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为报道组深知,厚厚的土层之下,埋藏的不仅是宝物,而且是历史的真实。考古学就是要从这些沉默的遗物和遗迹中,解说与洞彻历史之谜。这时,最重要的是克服错误的寻宝心理和新闻炒作之风,保持严谨、冷静的科学理性。于是,报道组的每位成员每天都蹲在考古发掘现场,仔细地观察着,紧盯考古发掘队员的手,分析判断每一件新出土的文物,又与昨天有何不同,然后带着疑问去和考古队的专家进行交流。

7月3日随州召开新闻会,介绍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顺利开展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进展情况,表示再次发现大批西周贵族墓葬,新发现了一批有铭文的铜器,继续发现有“曾侯谏作宝尊彝”的铭文器物。有的记者就妄加猜测,对墓主人的身份产生多种说法。而本报却不急于发稿,从众多专家中,千方百计采访到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想他问个究竟。李伯谦教授表示,该墓葬应为西周早期偏晚。可圈可点的是墓葬组合非常完整,礼器发现了四个一套的四个方鼎,还有圆鼎。由此可以推断墓主人的身份。之前,叶家山墓地发掘出了曾侯墓和曾侯夫人使用的礼器。此次发掘的两座大墓较以前的更大,礼器规制更高,应为已发现的最早的诸侯国国君墓葬。

这次李伯谦教授专访,使我们报道的内容比其他报纸更有权威性。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热点”的考古报道,也要善于“冷处理”,弄清新闻事实之前不要急着下结论,要选择最科学的角度,最权威的专家,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样的报道,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彼长补己短

冷僻、枯燥、神秘、理性是考古的特点;快捷、动情、活泼、感性是新闻的特色。考古学与新闻学看似有些矛盾,但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考古新闻应是“考古”与“新闻”的统一体,在讲求历史性和知识性的同时,亦应讲求鉴赏性和可读性,正确处理“事”与“理”的关系。

当前,面对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如何将神秘专深变得通俗易懂? 如何将“过去”以一种平和热情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的确是应该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剖析此次叶家山考古报道,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比如,随州叶家山考古现场鉴定42具尸骸遗存,专家表示,可以通过尸骨的牙齿判断3000多年的死者生前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还可以判断死者的性别、年龄、种属、病理等信息。这条消息既有研究古代人饮食、身高、寿命等学术价值,又有阅读价值,它们发现时还带有偶然性、戏剧性,这就能做到雅俗共赏, 稿子也好写。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三

每年的四月末和八月初,都是我们去一面坡小镇的固定时节。四月,这个被艾略特描述为只会培养紫丁香的残酷季节,于我们却是和朋友欢聚,一同在青山绿水中徜徉的好时光。丁香的香气在空中凝固,像一堵高墙一样,让人窒息。这样的时候,北方的树彻底地绿了,青草的气息也开始弥漫起来,仿佛混合了乳汁和太阳的光线。我最爱闻植物的气息,无论是微微发热的草味,还是折断的树枝味――它们的汁液是太阳之血。当然,晒干的干草也另有一番让人沉醉的气息,那是秋天丰收时满足的气味,是在死亡身旁的庆典的气息,它更多的是与星光和辽阔有关,是一种甜蜜的疲倦。

没有朋友的地方,风景再美,也与我无关,那是无人居住的风景。如果没有朋友,有些地方在我是永远不存在的,它们永远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无法显示出房屋、街道的具体细节,是我们自身存在的边疆,荒凉而抽象。正如不认识元正这个憨厚的好人,哈尔滨孙家站对我就是不存在的,没有意义的。一面坡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通过网络认识那里的几位诗人朋友,我甚至一辈子也不可能涉足其间,不可能扛着大铁锹在马延河畔挖小根蒜、婆婆丁。四月末正是野菜大面积钻出北方的原野的时候,在小镇外的任何一处有绿色的地方,你都能轻易切断它们白生生的根,然后在小酒店里吃野菜馅饺子,听他们对着唱我听不懂的京剧。

这样的暮春,和三五好友,随便谈着什么,扛着大铁锹,像一群无所事事的人,在田埂小路上缓缓而行,在谈话间歇便能听到河水时高时低的声音,不由得便想起孔子和他的学生就有关人生理想的一次谈话。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迫近在大国之间,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国外有军队来侵犯,国内又闹饥荒,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孔子对此只笑了一笑。另一个弟子公西赤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说:“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孔子不置可否,又问曾点。曾点“铿”的一声把锦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的志愿和他们不同”,然后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就是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穿定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这时才长叹一声说:“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一贯讲究经世致用的孔子,居然赞同这个似乎荒唐的“理想”,可见出其具有诗人气质的一面。

一面坡曾经辉煌过,由山里采伐的木头都要通过这里的铁路运往外面。它的南面是一列青色的山坡,不甚高,爬一趟却也有些累人。山坡上有南大庙,尚在修缮。站在山坡上往下望,小镇尽在眼底,屋顶在山谷间绵延数里。镇子被铁路割成两半,道南比较热闹,居民较多。道北很是清净,许多房屋都空着,铁路改革搬走了七百来户,这里一下子冷落起来。镇上俄罗斯和日本式的老房子很多。朋友用了不到一万块现大洋就买了一座举架很高的老房子,有前后两个大园子。他自己也真如叶芝在《茵尼斯弗利岛》一诗里说的那样,“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独个儿住着,绿荫下听蜂群歌唱”。在这样的朴素生活中,让安宁在到处飞舞的红雀的翅膀中徐徐下降。不同的是他不是独个儿居住,有被我们取了绰号“小孤独”的小嫂子陪着,他在县文化馆的工作也很清闲,有时一个月才去一次,乘大巴只半个小时路程,中午就返回来,猫在屋子里写火车一样长的诗,或是在园子里鼓捣,在网上玩到凌晨,几天不出门。污染尚不严重的马延河里,有可供他摸去的巴掌大的蛤蜊,炒韭菜吃。他时常在阳光温暖的下午,躺在浅水里睡觉,头枕一块青石,晚上写作到深夜。

园子里种了豆角、辣椒、芹菜、茄子、黄瓜、向日葵等北方常见的东西,有没有西红柿我没注意。园子篱笆旁有一棵沙果树,枝桠伸到了路旁,在外面就能摘到。他说去年结果太多了,一根胳臂粗的树枝有一天喀吧一声就折断了,“甜蜜的负担”。屋前还有一棵李子树,我们前些天特意去摘李子吃,很甜,就是有虫子,气得元木连虫子都给吃了。朋友说虫子是春天一开始就钻在花里的,果子结成后表面连眼都没有。门口他种了丝瓜,爬在耳房的屋顶上。前园子边上有葡萄藤爬了满架,指甲大的青葡萄累累垂垂。朋友说让我们仲秋再去,那时霜一打,葡萄最好吃了。我们去的那天下雨,记得博尔赫斯《雨》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架上的黑葡萄”。他写的其实是时间和怀念。朋友家的后园子里种了土豆、萝卜什么的,还有苞米。好玩的是去年,头天晚上邻居家的苞米被老鼠吃了个精光,他就想赶紧下药,可没等他动作呢,老鼠一夜间又把他后园子的苞米扫荡一空,棒子还留在秆上,却一个粒都不剩。可以想象一大群,至少几百只老鼠,都爬在玉米秆上沙沙沙地啃,小眼睛乌黑发亮的情景,倒会觉得不那么可恨,却是好玩的事情了。我爱吃倭瓜,就请他明年给我种几棵,其实城里到处可以买到,让朋友给我种,只是好玩而已。

元正相中了一面坡,想老了的时候在这里也买个小房子,种种园子,在河里游游泳、钓钓鱼,到山坡上挖挖野菜。去年朋友就说,秋天时可以去松树下抓蝈蝈,用手电筒照着,帼蝈都趴在树根上不动,一棵树总会有十来只蝈蝈。它们胖胖的,肚子里的籽一排排,细长细长,用油炸来下酒,味道和蚕蛹差不多。可是我大概也只是来在这里看看朋友,和伯辰蹲在门口,观察蚂蚁搬动比自己身体大两倍的瓜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谈生活、朋友和诗歌,话题并不总是很轻松。写到这里,我就想笑,这老哥知道我的专业是诗学,居然让我给蚂蚁整个理论出来。我们在那里看蚂蚁,看小东西的那份执著。它们又推又拉,有时还把瓜子立起来,就和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瞧,一个小孩骑着自行车过去了,好险!石头又滚下了山坡,可是西西弗斯又大踏步地下山了!

诗人的坟墓

昨日,朋友刘波赠我一套分上(www.hjx114.com)下两卷的《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作者是安德鲁・桑德斯。早上起来随手翻阅,竟然被其开篇吸引住了,这篇引言的题目为“诗人之角:英国文学经典作家名录的发展”。

说起这个“诗人角”,喜欢英国文学的朋友必定有所耳闻。在伦敦有座westminster abbey,有偷懒的译作西敏寺,有老实的译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是英国国教的一块圣地,历代王室举行隆重加冕的地方,素有国庙之称,其中满是王室成员及一些显贵的墓葬,棺椁埋于室内的地下墓穴。这教堂与众不同的原因,倒不在此,却是因了有不少文人骚客葬身于此的缘故。“诗人角”位于修道院右后角落,寂寞一隅,虽是作为一种荣耀,说明英国王室对诗人的器重,但毕竟只是这么一个角落,与政要权贵们相比,仍不过是附庸,何况有的诗人也有贵族头衔呢。在凌空百尺的拱柱托举的屋顶下,是一尊尊石像、一方方浮雕、一块块平嵌于地板上的刻碑。许多纪念碑只是为追忆诗人生平而立,并非真正埋骨之所。从第一个入寺的乔叟,到最后入寺的奥登,简直是一部石砌的英国文学史。

乔叟有英国“诗人之父”称誉,晚年贫苦不堪,因负债被告,就戏笔写了首谐趣诗,向自己的保护人诉苦。亨利四世读诗会意,加赐乔叟年俸。不到几个月,乔叟却病死在寺侧一小屋中,那是1400年的10月,诗人的遗体被安葬在大教堂北耳堂东侧廊的一个不起眼的墓穴里。他能安息于此,倒不是因为他写下了《坎特伯雷故事》这样的杰作,而是因为他担任过英国王室的建筑大臣,去世前一直居住在大教堂的管辖区,而且,他的妻子同王室还沾亲带故。

乔叟死后两百年,写下长诗《仙后》的斯宾塞,1598年圣诞前夕,从爱尔兰逃避兵灾战乱来到伦敦,不到一月便贫病交加而死,被葬于乔叟墓的下方。据说下葬当日,前来凭吊的文朋诗友,一人作诗一首,当场把诗稿和笔投于墓穴之中陪葬。其中便有日后威名赫赫的莎翁。

安息于此的诗魂们,不单生前遭际迥然,死后的待遇也要分出个等级来。最低的可说是地面刻碑――霍普金斯、安东尼・特罗洛普、亨利・詹姆斯、D.H.劳伦斯、迪兰・托马斯、T.S.艾略特、奥登等。比之规格更高的是壁碑,有拉斯金、马修・阿诺德、克莱尔。再高级一些的就是半身像了。在清一色的白色大理石像中,威廉・布莱克的青铜座像显得格外醒目。布莱克默默奋斗一生,老来贫困,死后被草草埋于荒郊,墓上连一块碑也没有,死后却享此哀荣。在其他像中,最显著的自然是莎翁倚柱支颐的站像。济慈与雪莱有碑无像。罗伯特・彭斯、罗伯特・骚塞、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均有坐像。有的侧目而视,有的俯首抱膝,似乎仍在浅唱低吟。一片石头的庄严肃穆中,也有简・奥斯丁小姐与勃朗特三姐妹加以点缀,但亦全无一丝血肉的温暖。曾以动人诗行与爱情医好妻子瘫痪、创造爱情奇迹的罗伯特・勃朗宁,死后却要与爱妻长别离,只有与好友丁尼生“相看两不厌”了,而后人更熟悉的却是他妻子的《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

这里边最有争议的是诗人拜伦,他曾有诗言道:“且来享受醇酒妇人,尽情欢笑;明天再喝苏打水,听人讲道。”据说他不仅这样劝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在一座白色大厦养了无数情人,和他风流缱绻过的还包括他的异母妹妹,就是这许多的私生活问题,使得这位面目姣好的诗人死后,一百五十年之久不得在西敏寺内获一席之地。教会长老的理由是,拜伦的“公然放浪行为”和“不检点的诗篇”使他没有资格进入西敏寺。但是英格兰诗歌协会认为,这位伟大的浪漫作家,由于他的诗和“他对于社会公道与自由始终的关切”,还是应该享有一座纪念物的,西敏寺也终于改变了初衷,在“诗人角”里安放了一块铜牌,以示纪念。

再来看看墓志铭,想必我们对这些生前事身后名会别有一番领悟与感慨。乔叟的墓志铭上写着:“我再也想不出精彩故事;因为乔叟,格律不整的小子早以他熟悉的俚语讲过。好友们,你一定熟知:即使他没讲过,他写的书里一定有过”。莎士比亚的墓志铭写着:“好朋友们:看在耶稣的面子,别刨掘九泉下的一撮白骨。放过这坯黄土,您永得祝福;移动我的骸骨,必遭诅咒。”伊丽莎白时代的桂冠诗人本・琼生,在他的雕像上刻有他那句简洁的墓志铭:“哦,稀世之才。”而名气远远不及前面几位的《乞丐歌剧》的作者盖依,在他的碑上却留下这样一段话:“从各种事物显示,人生只是一场玩笑。以前我如此认为,现在我更知果真如此。”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四

此外,演讲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把握演讲词的主旨

生1:老师,把握演讲词的特点与主旨是什么意思?

师:如何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可以参看“兴趣情境导引”中的解说。把握演讲词的主旨,就是概括性地了解演讲词的中心。

生2:怎样概括性地掌握演讲词的中心呢?

师:可以通过分析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来概括中心。

生3: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师:①抓住文题;②把握文中点明中心论点的语句;③分析归纳演讲词的论证过程,明确论据内容(事实、理论)以及论点之间的关系。

相关知识链接:把握主旨的基本内容

题常常直接明示演讲内容

开 头常常提出演讲主题

结 尾常常总结演讲主旨

关键段落深刻揭示或充分论证主旨

关键语句暗示或明示演讲主旨

提示与注释常常揭示演讲背景与演讲目的

文后习题题目含有演讲主旨

文章层次在区别主次之中,理解演讲主旨

范例1 简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主旨。

分析:

恩格斯对马克思有“科学家”和“革命家”两个评价性的称谓,表明马克思在创建革命理论与参加革命实践两个方面的贡献。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范围又十分广泛,恩格斯的演讲词用三段(3-5段)文字进行了概括;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也是比较丰富的,文章通过两段(7-8段)文字进行了概括。

解答: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与颂扬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相关知识链接

注意从特定称谓、文章结构、关键语句等方面概括主旨。

范例2 试分析《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的针对性与鼓动性。

解答:

从标题看,“我有一个梦想”是针对美国黑人权益危机提出来的,比如当时曾发生一个黑人妇女没有给白人让坐而被拘捕的事件;“我的呼吁”是针对世界缺乏生命伦理提出来的,比如国家之间战争的威胁时时存在,和平出现的危机,人类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

两篇演讲词的语言都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有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听众有较强的鼓动作用;《我的呼吁》通过直接“呼吁”听众,亦有鼓动作用。《我有一个梦想》中排比句的运用,如“让自由之声响彻纽约州的崇山峻岭!让自由之声响彻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高峰!让自由之声响彻科罗拉多州冰雪皑皑的洛基山!让自由之声响彻加利福尼亚州的婀娜群峰!……..”《我的呼吁》中对比句的运用,如“这时候,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它们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

相关知识链接

侧重从主题角度看演讲的针对性,侧重从语言角度看演讲的鼓动性。

范例3 《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在内容方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

分析:

(1)《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也主张种族平等:“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为了实践的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推行富有将来性的政策。凡受人帮助,从艰难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须互助,并帮助正在受难的人们。这是受难的人们之间的同胞爱。我们对所有的民族都有义务以人道行为及医疗服务来帮助他们。”

(2)《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我有一个梦想》要求黑人斗争不要施行暴力:“我们应该永远得体地、纪律严明地进行斗争。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抗议沦为暴力行动。我们应该不断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

解答:

两篇演讲词至少在主张种族平等与反对暴力方面是相同的。

相关知识链接

注意筛选彼此相同的信息,尽管文章侧重点不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五

伦敦城区很大,公墓距离市中心较远,我们驱车差不多一小时几经周折才赶到那里。海格特公墓和海格特公园是连为一体的,同在海格特山之阳,分界线只是一条曲曲弯弯的山路。公墓绿树阴映茂密,飞鸟栖息,远远望去便是一片诺大的森林。铁制的拱形墓门漆黑肃穆,上嵌有不少名人铭牌。如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等。马克思墓的小小的铭牌就镶嵌在左扇门上。当我们说明来意,把门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说:“到这里来的东方人都是来看马克思墓的。”她收了每人3英镑的门票后,告诉我们“进去后顺着小路一直走100米,再往左拐100米就到了”。

走进公墓放眼望去遍布白色十字架墓室,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各式浮雕,斑斑驳驳留下数百年岁月苍桑的痕迹。原生态的林地郁郁葱葱,不时夹杂姹紫嫣红的野花。

到处是墓室,我们走了弯路,返回又重走好不容易才来到处于整个公墓东北角略显宽敞的小径右侧的马克思墓前:一座黑色花岗石墓碑上方端放着马克思的青铜半身像。“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闪闪发光的金字镌刻在墓碑的最上部。墓碑的中央镶嵌着一块白色大理石,上面刻着马克思的生卒年、月、日。墓碑的座基上还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墓碑的后面还刻着共同安葬的比马克思大四岁的夫人燕妮、大女儿和外孙及二女儿女婿等家人的名字。墓的四周苍松翠柏,终年长青,最引人注目的是墓前摆放的那束鲜艳的玫瑰花,有一朵还特意放在了墓碑的上方,看上去象是当天刚刚放上去的。花束中还夹着一个卡片,上面用英文写着:“马克思您是全世界人民的朋友,我们永远怀念您!”看到眼前的景象,真让我们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方共产党人感到心灵上的震撼。

马克思墓的简单、甚至荒凉、公共墓地的拥挤,凌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看了心里甚至感到一丝酸楚,马克思墓在中国甚至不如一个平民的墓地。如果马克思墓修在中国,决不会这么简单荒凉!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篇六

文史相通,文学作品往往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方面的社会现实,这就为我们的文史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高中生在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史知识。因此,文史相通的方法可以用在历史教学当中,实现文史知识互相佐证。本文就以高中阶段的鲁人版语文教材和岳麓版历史教材为例具体阐释文史结合、利用语文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的方法。

语文第一册中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是1933年鲁迅为了纪念被国民党杀害的五位进步青年作家而写的文章。文中结尾是这样的:“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奇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1]学生通过这节语文课的学习,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言论自由的缺乏有了较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这个地方以实例的形式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历史课堂上经常涉及到的文化专制现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宋明时期的理学教条、明清的文字狱、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对“宗教异端”的迫害。反之,这篇语文课文也能从反面佐证言论自由、思想开放时期的历史现象,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等等。文史结合,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政治史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内容做了解释,其内容之一是这样编写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在促成财富、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相关的,有语文第一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的历史贡献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好几个方面,但其中之一就是赞美他“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2]对学过的课文,学生自然熟悉不过了,文史互相佐证,事情就显而易见了。

文化史《汉字与书法》讲到“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这个地方对我们没有学过通史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汉末以来以至魏晋时期的社会危机是什么?社会危机对士人群体的影响又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讲都是比较生疏和复杂的历史知识。在这个问题上,语文第一册《归去来兮辞》所反映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心路历程正好以个例的形式很好的诠释了这一历史问题——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3]——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政坛纷争、军阀混战。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自身品格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选择——归隐。学生在学完这节语文课后,对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士人群体及其情趣所在、精神追求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书法兴起的历史背景就比较容易了。

同样是文化史,第9课讲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更加明显的体现了文史不分的思想。《诗经》中的《关雎》、楚辞中的《离骚》、豪放浪漫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同情民间疾苦的白居易、空前绝后的大文豪苏东坡等等人物及其作品,学生在语文课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教师在讲解不同时期的诗歌发展历史时,选择学生熟知的文学知识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文化史的教学中,中外思想史的内容不好理解。例如,对宋明理学在历史上产生的消极作用,教材是这样编写的“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联系他们语文上的鲁迅作品《祝福》来体会宋明理学和封建礼教杀人于无形的本质——“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地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其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似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4]——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步步走向终结,就是向读者展示封建礼教如何一步步把妇女逼向绝境。《祝福》这篇小说很好地诠释了宋明理学在历史上所起的负面作用。到了后边第21课讲《新文化运动》涉及到“打倒孔家店”,《祝福》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例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讲文化史中《19世纪的西方文学》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莫泊桑的《项链》;讲美国1787年宪法修正案,可以联系语文第5册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史结合,互相佐证的方法,是一种改革授课方式、增加思维内容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本文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具体实例。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尚需不断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语文》第一册2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文》第一册29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七

关键词:分层 跨层 交叠

在《可恶的新娘》这部电影中,叙述学分层方法的使用特别明显。用叙述学来对影片进行解读,笔者发现了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前,有必要对电影情节做一个简要的介绍①:1895年,格雷戈・雷斯垂德警探托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华生解决有关艾米丽娅・瑞克莱蒂饮弹自尽后又杀死自己丈夫的悬案。此案未能解Q,后又出现了多起“恐怖新娘”杀死负心人的案件。直到卡迈克夫人请求福尔摩斯帮助自己受到死亡威胁的丈夫,他们又重新开始调查,但并没能成功地阻止谋杀。福尔摩斯进入自己的“思维宫殿”进行分析,并等待莫里亚蒂教授的到来。两人碰面后就“恐怖新娘”事件进行了讨论,甚至莫里亚蒂当场开枪自杀,却眨眼间又站了起来。此时,世界崩塌,夏洛克在飞机上醒来,此时是2015年。随后,夏洛克抱怨打断了他在“思维宫殿”里对于案子的思考。因为在现代的时间线上,莫里亚蒂教授当着夏洛克的面自尽,现在却又重新回来了,和“恐怖新娘”的“死而复生”完全一样。夏洛克再次进入“思维宫殿”中, 这一次他解决了“恐怖新娘”案,却发现“新娘”竟是莫里亚蒂教授。他再次清醒过来,便着手寻找艾米丽娅・瑞克莱蒂的坟墓,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挖出的尸骨却复活了。下一幕,福尔摩斯倒在莱辛巴赫瀑布旁,与莫里亚蒂教授展开了搏斗。显然,夏洛克又处在了自己的“思维宫殿”之中。福尔摩斯和华生联手解决了莫里亚蒂教授后,夏洛克再次在飞机上醒来,去处理莫里亚蒂教授回归的问题。然而影片并未就此完结,画面一转,福尔摩斯和华生坐在221B的壁炉前讨论“恐怖新娘”案的命名和自己能否适应未来世界,全片结束。

一、通过跨层现象分析叙述层次

影片前一小时都在叙述1895年的故事。突然镜头晃动,世界崩塌,夏洛克・福尔摩斯在一架飞机上醒来,此时处于2015年,我们才知道这前面是他做的梦。随后的半小时内,又出现了一次进入梦境和脱离梦境的情况。片中夏洛克的“思维宫殿”就可以看作叙述分层的结果。当夏洛克在“思维宫殿”中时,他是叙述者兼人物,处于一个主叙述当中;当他脱离“思维宫殿”时,他是人物,处于一个超叙述之中。超叙述层为主叙述层提供叙述者。这样的分层带给观众一种穿越时空、两个时代的咨询侦探对话的感觉。然而,“两位”侦探的对话不是仅存在于这两个叙述层次中。

影片第一次的跨层现象发生在主叙述和超叙述两个叙述层次,超叙述层次中的人物夏洛克突然听到了华生说:“吗啡还是可卡因?”但约翰并没有说话。于是产生了下面的对话,夏洛克问:“你说了什么?”约翰回答:“我什么也没说。”夏洛克说:“不,你说了。你说……‘今天是什么?吗啡还是可卡因?’甚至‘今天是什么?’‘吗啡还是可卡因?’”这两句话用的是华生的声音。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我们看到,夏洛克再次进入“思维宫殿”(主叙述),“思维宫殿”中的华生问出了这句话。因此,这是下主叙述入侵超叙述,是一种下侵上的跨层现象。

第二次的跨层出现在夏洛克第二次清醒后着手寻找艾米丽娅・瑞克莱蒂的坟墓这一段情节。在此之前,已有“思维宫殿”,飞机上清醒,“思维宫殿”的情节出现。而且,这次他从“思维宫殿”里摆脱出来有着明显的标记:通过夏洛克的眼睛,看到约翰、玛丽和麦克罗夫特,且画面中呈现出了 用手电检查患者眼睛时患者的瞳孔扩张、收缩的样子,甚至还有约翰的声音:“你到底怎么了?”玛丽的问话:“他是在做梦吗?”这显然是一种跨层现象。然后画面显示夏洛克醒来,约翰正给他做检查,并且又出现了瞳孔扩张、收缩的样子,以表现刚清醒过来的夏洛克努力看清眼前的状态。随后他们一行人去挖艾米丽娅・瑞克莱蒂的坟墓,期间表现了夏洛克和约翰的争执,格雷戈和夏洛克挖坟墓、开棺等场景。一直到尸骨复活,观众才知道这还是在夏洛克的“思维宫殿”里。

这是导演利用观众的惯性心理玩的一个小把戏,人物的装束这种符号在这里起了一个混淆视听的作用。当前面以“思维宫殿”-飞机上清醒-“思维宫殿”的顺序排列出现,再次出现以现代装束示人的人物时,观众会理所应当地认为这就是2015年的时间线,是剧中现实。当按照以为的现实展开剧情时,尸骨活动会在观众身上产生更加惊人的效果。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上文所述的跨层现象依然存在,但并不是超叙述层向主叙述层的侵入了。因为这里是“梦中之梦”,而且跨层现象是明确存在的。如果以福尔摩斯,即夏洛克的“思维宫殿”为主叙述层,超叙述层是飞机上清醒过来,这里显然又多了一个叙述层次,即在“思维宫殿”之下,又多了一个叙述层次,这一层的叙述者是福尔摩斯,跨层现象就变成了“下侵上”。之前通过夏洛克的眼睛看到约翰、玛丽和麦克罗夫特,画面中呈现出的用手电检查患者眼睛时患者的瞳孔变化的样子,甚至还有约翰的声音、玛丽的问话,都是属于下一个叙述层次的,我们可以命名为“次叙述层”。所以,现在影片中有了三个叙述层次:再次清醒寻找坟墓是次叙述层,“思维宫殿”为主叙述层,飞机上清醒过来是超叙述层。

二、分层含混造成人物关系走向的不同解读

(一)莱辛巴赫瀑布叙述层次归属

在确定了这三个叙述层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解决下一个问题,也就是当尸骨活动的下一幕,福尔摩斯倒在莱辛巴赫瀑布旁,与莫里亚蒂教授展开了搏斗。这里,是和“思维宫殿”一个层次,还是和寻找坟墓是同一个叙述层次,或者是一个新的叙述层次?

如果是和“思维宫殿”一个层次,这一层的叙述者是飞机上清醒的夏洛克,这没有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再次清醒寻找坟墓作为次叙述层,它的叙述者就不能确定了,因为上一层的叙述者不可能是两个。

如果说和寻找坟墓是同一个叙述层次,说明这一层次的叙述者是“思维宫殿”里的福尔摩斯,也可以说通。这一层次作为福尔摩斯叙述自己和莫里亚蒂教授的搏斗完全合情合理。在他刚从瀑布边爬起来,说:“哦,我知道了,还是没醒,是吗?”更是反映了他处在一个被叙述层次的情况,只是这一个叙述层里出现了两个不相关的情景。

如果是一个新的叙述层次的话,这一层只能是次叙述层的下一层,即为次次叙述层。这种情况是否能够成立呢?笔者认为也是可行的。就福尔摩斯所说的话:“哦,我知道了,还是没醒,是吗?”既可以表示他努力清醒,想回溯到上一个叙述层;也可以理解为他没有清醒,反而跌入了下一个叙述层。华生对福尔摩斯说:“该醒来了,夏洛克,我是个讲故事的,我分得清楚自己是在故事里。”对应影片第一个小时里的场景,也是以华生的口吻向观众介绍整个案情的,但我们现在明确地知道,第一个小时是夏洛克的“思维宫殿”,也就是主叙述层次,他才是真正的叙述者,表现出来的是借华生之口说出这一切。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再次清醒寻找墓的夏洛克诉说了莱辛巴赫瀑布的故事给我们。

(二)人物关系走向的不同解读

于是出现了新问题:一个故事可以同时作为两个叙述层次存在吗?笔者认为,这里出现了一个分层的含混,影片并没有极为清晰明确地交代清楚。但这一点,对于理解人物关系的走向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影片《可恶的新娘》和《盗梦空间》很相似,都是从人物的梦境中进行探寻,最终找到解决办法。而且梦境都是分层的,《盗梦空间》的梦境分了七层之多,越向下越接近人物的真实想法,《可恶的新娘》亦如此 。

作为《神探夏洛克》的主角夏洛克・福尔摩斯和约翰・华生,他们俩的关系一直是这部英剧讨论的绝对热点。从外部环境看,《福尔摩斯探案集》问世后,一直都有两位主角关系讨论的风潮。该剧的编剧之一马克・加蒂斯本人就有一名同人,他也明确表示说本剧不是关于侦探故事的故事,而是侦探的故事。英国于2014年3月29日通过了同性婚姻法,当下LGBT的风潮正热,作为第三季的特辑以及第四季的前奏,《可恶的新娘》里所表现的两人的关系走向就有很强的暗示性。

层次越下越接近人物的内心,倘若只是和再次清醒寻找坟墓同一个层次的话,这一叙述层次只是表现了两个并不怎么相关的情节,对于人物关系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

那么如果莱辛巴赫瀑布是一个新叙述层次的话,它是最下面的一层,表现的是人物最真实的想法。在莱辛巴赫瀑布这里,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搏斗的危急关头,华生的出现打破了曾经原著中两人一起跌下瀑布的结局,而是在福尔摩斯和华生互相调侃、你来我往之后,华生将莫里亚蒂教授踹下了瀑布。而莫里亚蒂教授的“临终遗言”是:“你俩直接私奔得了。”这句话就很令人玩味了。这个层次本身就出现在夏洛克的“思维宫殿”里,倘若是梦之梦之梦的话,挖掘至此,就是夏洛克借莫里亚蒂之口说出了自己隐秘内心中的真实想法。虽然在莫里亚蒂教授说了这句话后,华生和福尔摩斯分别说了“无礼”“过分”,作为意念里的情景,夏洛克可以让华生和自己表现出对此的反感,这是他想象约翰面对这句话可能做出反应的预设。画面呈现的是莫里亚蒂教授说了这句话后,福尔摩斯转头去看华生的反应,华生说了“无礼”之后,他才跟着说“过分”,岂不是欲盖弥彰吗?

三、叙述层次交叠渗透

在影片最后的部分,画面一转,福尔摩斯和华生坐在221B的壁炉前讨论“恐怖新娘”案的命名和自己能否适应未来世界。这里也存在着叙述分层的问题。这里显然不是夏洛克的“思维殿堂”。华生问道:“飞机,还有什么电话,这是什么疯狂的幻想啊?”福尔摩斯回答:“只是我对未来世界和你我在其中角色的猜想。”仿佛夏洛克和约翰的故事是福尔摩斯设想出来的,和华生讲述的一样。这里的福尔摩斯和夏洛克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呼应,很有一种“庄周梦蝶”之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被叙述的层次反过来包含了叙述了它的层次,这是一种叙述层次交叠渗透的情形。

四、结语

通过叙述学中的叙述分层来分析影片《可恶的新娘》,为影片的研究带来了新视角。其中明显的跨层现象证明影片的叙述层次不止两个。莱辛巴赫瀑布情节的归属存疑,笔者倾向于认为其属于第四个叙述层次,这对福尔摩斯和华生关系的走向有着直接的暗示意味。影片结尾两位主人公的讨论应当属于一种层次间渗透交叠的情形。

在这部时长仅为一小时三十分钟的电影中,就出现如此之多可以分析讨论的跨层、分层问题,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观影的特殊体验,也为叙述学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例证。

注释:

①夏洛克・福尔摩斯,约翰・华生,格雷戈・雷斯垂德,凡是以姓称呼,指代穿着维多利亚时代服饰,以名称呼指代穿着现代服饰。

参考文献:

[1]陈青。叙述分层:使区隔走向融合[J].电影文学,2013(09).

[2]谭光辉。叙述分层与跨层冲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3).

[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

[4]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篇八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地上发表的讲话。

2、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

3、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

4、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九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一位历史性的巨人停止了生命前行的步伐,静静地,淡淡地,与世长辞。几天后的葬礼,没有喧嚣的排场,只有11人冷冷出席的哀伤。但是,人类却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头脑”,一位可敬可佩的思想领袖。这一点,在随后的时代中逐渐地被验证,被传扬。他的学说,慢慢地在社会的土壤中绽放出指引性的光芒,铿锵而富有力量。

他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朋友,卡尔。马克思。

红颜弹指老,智慧永留存。在宗教神学林立的时代大背景下,马克思以其睿智尖刻的眼光窥破了“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辩证的历史唯物思想,从而粉碎了西方统治者“君权神授”和“形而上学”等蛊惑人心的意识形态,成为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当人类的工业革命风风火火地在世界家园上踩踏出新的足迹,资产阶级举杯相庆,纸醉金迷的时候,这位历史的巨人又放眼全人类。无产阶级的一贫如洗,阶级的反差,炽热的内心,使他坚定了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决心,于是他用自己毕生执着的灵魂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横空出世的洋洋205万字的《资本论》,破译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密码。匕首般地刺穿了资本主义的心脏,武装了工人阶级的头脑。无产阶级的公共利益代言人马克思,用他对经济独特敏感的嗅觉和严谨犀利的笔锋,掀起了世界性的思想风暴。

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里,马克思在揭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劣根性,震惊资产阶级的同时,也为日后更多次地被驱逐出境埋下伏笔,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始终,资本主义社会是国际银行家在幕后操纵支配下的金钱角逐的游戏,你只能当他们手下的棋子,他们的利益和地位是不允许被侵犯和逾越的。面对诽谤和诅咒,马克思用他豁达的胸怀“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因为他心里装的是全人类,他拥有的只是使所有人幸福的信仰。他知道,默默努力地用笔杆为全人类而战才是他毕生的奋斗追求。事实证明,经典的智慧是经得起历史的淘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才是伟人的胸怀。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马克思思想正确性的最雄辩的例证。

或许“一生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可是伟人探索的轨迹,是不会因拥有成就而画上句号的。历史的唯物辩证,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探索路上的一处亮丽的风景,马克思是不会因为一处树林而放弃整片浩瀚的知识海洋的。只有不满足的一生,才是属于马克思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唯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对科学独特的热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斗争,使他站在了比巨人更高的更为伟岸的山峰上。从早期《莱茵报》的撰稿,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到“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写字桌前为未完成的《资本论》倾注自己的心汗,奋斗自己的热血。因此,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人类短缺了一个头脑,一个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一代思想和革命领袖悄然陨落,大地上静默出的伤口,历史也为之扼腕叹息。

尽管时间的车轮在滚滚地向前奔跑,但“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篇十

1.1娱乐教学方法。娱乐教学法就是采用一些娱乐学生的手段,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打破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其不仅适用于外国文学的教学,而且还可以适用于与其他各学科。例如,教师在讲解《哈姆雷特》时,可以采用娱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小说,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人物众多,并且人物的心理变化也非常大,所以,对于没有看过《哈姆雷特》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片空白,仅仅依靠教师对学生的讲解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连线式的娱乐方法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梳理。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哈姆雷特》里的主要人物,再通过提示,让学生对人物、性格、场景进行连线。通过连线使学生对人物进行梳理,然后再由教师为学生讲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此一来,学生不但不会对文章里复杂的人物感到烦恼,反而使学生很兴奋,从而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2替换的教学方法。替换的教学方法就是转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当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感到疲倦的时候,教师可以编制一些顺口溜或者设定一些小故事,来替换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时,恩格斯的演讲稿既饱含着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又有对马克思的称颂,但是文章的主要思想还是表达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然而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够了解到对马克思的称颂和悼念,而无法体会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先为学生讲述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失去友人的心情;最后教师可以编制一个顺口溜:“一八四一年,我们第一次相遇,四十年的风雨与共,为了革命聚少离多,每天通信问候,直至疾病缠身,真实的友情来生再续。”将这句话作为开场白,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使学生沉浸在恩格斯的这种情感中,抓住了文章的重点,从而实现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

2、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的评价方式

2.1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听到的课程内容,以及自身所掌握的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所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二是教师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否科学得当,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改正。

2.2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在课下,听取听课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然后对自己做出评定的方式。一般教师的自我评价有以下几个标准: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否处于最佳的时刻;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是否对语文课文走过深入的研究,是否熟练掌握教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对学生的测试和作业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章的主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十一

对景点的麻木莫过于导游。一听我们想去红场,导游顿作紧张状,头摇得像摆浪鼓:“天色已晚,不安全,遇上坏人危险,遇上警察麻烦。改天会带你们去的。”一句话,不能去。

我和一位祖姓老总恨得直咬牙,暗骂这小子忘了祖宗。二人商定:不让去偏要去,咱哥俩今儿来个夜闯红场。

虽说豪气万丈,无奈底气不足,不是别的,不懂俄语啊。路怎么走,车怎么搭,一概不知。心细的祖总不知从哪儿找出张地图,兴冲冲告诉我,可以去,不远,乘地铁十元即可。

我一跃而起,抓起相机急急出门,一想到咱哥俩要比同行多享受红场的夜景,禁不住几分得意。

七拐八找,见到地铁站,门口一俄国导游正向一群中国游客讲着中国话,我多生个心眼,让祖总再去问问具体怎么乘地铁。

热心的俄国导游一番半儿熟的中国话让我俩成了泄气的皮球。

他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是郊区,离红场较远。乘地铁不难,难的是还要转车,在蜘蛛网般的地道里转车,你们不懂俄语十有八九要迷路的。

我俩面面相觑:万一迷路了,三更半夜的,怎么回来?耽误了明天的行程岂不更惨?得,打道回府吧!

一进红场以未遂告终。

第二天,导游宣布,今天去商场不去红场,等你们从圣彼得堡回来再去。

急病偏遇慢郎中,越想早去越去不成。不行,不能太老实了,尽受导游摆布。我撺掇几位老总,向导游抗议――我们不远万里来到俄国,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为什么不多安排一些参观点?今晚不看鸟玩意儿马戏,我们要去红场!

也许是我们态度强硬,俄方导游同意了。晚餐后,我们的大巴终于驶进红场旁的停车场。

我不否认。红场在我心中有着较强的神圣感和神秘感,这样说吧,我们这代人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德国来的,而是从俄罗斯(苏联)来的,不是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红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实践地、证明地,历史赋予它物化以外的东西太多了,更遑论,1945年斯大林站在列宁墓顶层的花岗岩上,检阅苏联红军的金戈铁马,滚滚洪流……

急匆匆的脚步踏上红场第一块岩石,我觉得脚下不是硬冷的石头,而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峰尖。

其实,红场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雄伟壮丽,比天安门广场小多了。它长700米,宽130多米,总计9.1万平方米,是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红场不大不说,还不平,从北到南呈长条状,两端都有不陡的斜坡,北端的坡道通往亚历山大公园,南端的瓦西里斜坡直通莫斯科河畔。整个广场用条石铺成,显得古朴而庄重。实话实说,我并没有被红场本身的规模所征服,起码在视觉上是这样。令我叹为观止的是红场周围的建筑,说全俄所有最漂亮的建筑都在这儿集合一点都不过分。克里姆林宫墙内高耸的宫殿和左右两边凌空而立的斯巴斯克、尼古拉塔楼像巨型火箭静指蓝天,北端国家历史博物馆通体朱红,哥特式风格折射出俄罗斯少女优美的身姿,东面是百货商场,椭圆立拱型门窗,空灵的尖顶,堪称欧洲最古老、最漂亮的商场。诚然,最让人叫绝的是雄峙南端的圣巴索大教堂(也称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和波克罗夫大教堂),它像簇拥一体、高度浓缩的立体画卷,展现出俄罗斯东正教民族文化最为灿烂的风采。

圣巴索教堂实际上是一组教堂建筑群,由九座教堂组成,八座小教堂围绕着中央大教堂,造型各异又浑然一体。中央大教堂总高度47米,穹顶略高于其他教堂塔尖,每个穹顶装饰着彩色条纹,洋葱头一样的带尖原顶直插云天,在晚霞映照下犹如一堆有着不同反射面的宝石,亦如~簇簇跳动的火焰,五彩缤纷,绝妙无比。导游告诉我们,此教堂是15世纪时伊凡大帝为庆祝自己军队战胜鞑靼人而兴建的。当无与伦比的圣巴索教堂建成后,伊凡大帝为之神魂颠倒,他为了不让世界上再出现同样美丽的建筑,竟下令弄瞎了石匠和工匠的眼睛。如今我们把许多溢美之辞抛给此教堂时,却咀嚼着“美是残酷的”滋味。

暮霭,像俄罗斯女人的大披肩一样向红场罩来,华灯初上,西侧列宁墓前旷无一人,暗红色的花岗岩墙体在华灯反射下发出幽幽的光。没有卫兵把守,紧闭的大门像一道时空的弧线,划出现实的喧嚣与历史的沉寂,冷森森的一堆石头仿佛成了一尊不再出声的铜钟。我肃立墓前,崇敬的心一阵阵发痛发紧,我整整衣冠,规规矩矩向列宁陵墓敬一个军礼。礼毕,涩涩的目光滑至墓后,高耸的红墙内便是克里姆林宫,据说普京就在墙内那座楼里办公,我一激灵:如今同样流着俄罗斯民族热血的后来者,该用什么样的答卷回答先贤的拷问呢?

圣巴索教堂真美啊i稍稍变形的十字架仍然是十字架,东正教的祈祷声与天主教的祈祷声交替间奏,本来嘛,它们同一个上帝。

……

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我们三进红场。

这天丽日高照,万里有云,是白花花的云与兰湛湛的天的最佳组合。

参观重点是瞻仰列宁遗容。

上午九时,红场警察开始清场,所有参观者在复活门前排队。秩序不太好,扎堆扎垛的,慢腾腾向前蠕动。忽然,入口处一阵骚动,有人高声喧哗,我们看见一位头戴大盖帽的警察冲进队伍,狠狠拽住一游客,抢过照相机,扯出胶卷,忿忿掷在地上,凶狠的样子不亚于对付。

原来,一行参观者从新加坡来,他们见排队人很多,便托俄方导游塞给守门的警察50美元,警察就放他们先进去了。排队之人纷纷抗议,有好事者拍照,警察一见,不羞反怒,抓出拍照者强行让胶卷曝光。我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管这熊警察是否听懂中国话,大喊:“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受贿,世上少有。”俄方导游能听懂中国话,嘀咕道:“别笑我们,你们中国腐败还少吗?”我反驳他:“有也不如你们,警察当众受贿。”他尴尬一笑:“也是,也是。”

纠纷一闹,进场速度更慢了,整整排了两个钟头的队,我们感觉被关了两个钟头禁闭。

列宁陵墓建于上世纪30年代,地上建筑高不过两层,占地仅千把平方米。花岗岩、大理石积木般垒砌而成,单从外貌看没多大美感。我们沿梯而下,进入不深的地下室大厅。

黑色的内墙厚重坚实,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道命令,所有来访者在一瞬间变得庄严肃穆。我全身的神经像上了发条,目不转睛盯着列宁同志的遗容。

列宁同志安卧在水晶棺中,他身着深色西服,扎小碎花紫色领带。头部和背部微微垫起,呈半躺姿态。两束灯光,一束打在面部。一束打在手部,使得清晰度比常态下还要清晰。他双目自然阖闭,气闲神定,安详慈祥,唇上的短髭与颌下的山羊胡子依然生动,一点不像已故去80余年,而是刚刚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筹来一列车粮食,虽累却惬意地睡着了,正梦见滚滚而来的牛奶与面包呢!

我缓步走到水晶棺正面,停下沉重的脚步,再次凝视列宁遗容,此时此刻,时间已凝固静止,在这现实与历史的临界点上,我蓦然注意到列宁同志放在腹部的双手一只平伸,一只卷握,嶙嶙指骨和隐隐青筋在集束灯光照射下极具生命的张力与质感,刹那间,攻打冬宫时那山冈般的头颅和钢铁般的挥手在眼前闪现。我肃立致哀,恭恭敬敬向伟大的列宁同志三鞠躬,抬头时似有泪花与电光掠过。

走出陵墓外,阳光依然灿烂。短短十五分钟我们却像走过一个世纪。几位同伴相互提醒,时空交错了吗?遗体是真的吗?有人窃语:太真了,真得到了不像真的程度。